为了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院设立有国家奖学金和专业奖学金,单项奖和学生综合奖。每年平均发放国家奖学金11.2万元,
学院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位于安多藏区民族宗教文化中心,在藏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影响。费孝通先生在甘南考察时曾说:“这里地处藏汉接触的前哨,它有条件成为藏族现代化的跳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学院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区位价值,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为了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加快甘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为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1985年国家教委决定在甘南草原建立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前身———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而为甘肃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甘肃民族地区迎来了高等教育的春天。 建校初期,学校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亲临校园并题写了校名。来自省内各地的英才汇聚高原,共创民族教育事业的美好前景。24年来,历代“合师人”志存高远,筚路蓝缕,扎根高原,锐意进取,为服务民族教育事业开拓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学院是甘肃惟一一所省属民族高校,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体,民族学科为特色,兼具人文、社会、理学等6个主要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本科院校。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升格为民族师范本科院校。学院现有教职工528人,专任教师39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24人,研究生学历教师15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有14个教学系,10个科研机构;设有33个普通本(专)科专业,建有稳定的师范专业实习基地127个,非师范专业实训基地20个。校园占地847亩,校舍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3642万元,各类图书95万册,建成了以现代电子图书系统、综合教务管理及校园计算机网为主体的现代公共教育服务网络系统。近年来,学院科研总量大幅上升,连续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国家藏学中心等委托的一批高层次科研项目,获得了省部级一、二等奖。特别是以赛仓教授为代表的藏学研究在西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
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针,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政策,努力使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现有各类学生万余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0%。至今已累计培养各类人才万余名,其中90%以上的毕业生工作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基层第一线,在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族教育振兴的进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探索民族高校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始终把培养“政治可靠、扎根基层、业务适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应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学院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开展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课程和实践课程四大模块组成的课程设置体系。针对民族学生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开展通识教育,先后建成通识教育课程126门,建立动态课程体系和校外专家、学者智力库,聘任国内知名专家教授,确保了课程的顺利实施,为拓展学生学科视野,培养科学与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培养民族地区合格师资是学院的主要任务之一。学院通过建设适应服务区域需要的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将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过程之中,打通课堂教学与活动课程的联系,围绕教育理论、教学实务、学科教学、教学实践等四个环节,强化教师职业课程教学,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从师执教能力。
双语
学校位置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教学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特色。多年来,学院在藏汉双语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依据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双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探索完善双语教学机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加强教材建设,全面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形成多样化的双语教学模式。截至目前,双语教学已覆盖语文、数学、物理、法律、英语、计算机教育等多个(方向)专业,成为这一区域培养双语师资和其他双语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与此同时,学院紧紧结合学生在文化背景、知识构成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按照学生知识结构,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分别在外语、藏语、理科教学中推行分级、分类和分层教学,构建了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的教学平台。建立民族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新模式学院立足甘南实际,因地制宜,大胆创新,通过实行三学期制,确立了“以自有教师为基础,以兼课教师为充实,以外聘专家为促进”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为民族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民族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和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学院从2007年起实行“三学期制”,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完成学年教学任务。其中夏季学期正值甘南草原的黄金季节,也是省内外大部分高校、科研院所暑期休假时间,学院允分利用这个有利时机,聘请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为民族学生享受省内外优质师资资源搭建了平台,弥补了学院优质师资短缺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