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7-31 10:12:00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每当夏秋时节,从飞机或者从卫星遥感地图上看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全貌,这个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538平方公里的大地,格外突出,连绵不断的绿色,笼罩着所有的沟沟洼洼,处处翠色欲滴,格外秀丽,那是广河县玉米田。
正是这玉米田,广河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50个高产创建整县推进示范县之一,被誉为“甘肃玉米第一县”;正是这玉米田,广河县畜牧业也快速崛起;正是这玉米田,广河县生态文明建设从这里开始。
一
从2005年开始,广河县开始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逐年扩大。2012年,州上提出农牧稳州、生态立州发展战略,对广河县来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2013年,广河县旱作玉米种植面达35.6万亩,实现了适宜种植区全覆盖。
在水泉乡老庄村,农民马金山告诉记者:“我家的那道干梁梁,20多年间,一把草也长不好,今年平整后,我试着种上了一亩地膜玉米,你看那长势……”顺着马金山手指的方向,看到山梁上一片郁郁葱葱的玉米地,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县农业局负责人说:“在我县像马金山这样在山梁上试种旱作玉米的人,很普遍。旱作农业不仅让农民增收了,也有力控制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
盛夏时节到广河县农村,那确实是一种享受,置身于漫山遍野、无边无际的玉米田里,不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并让人感到夏日炎热也消失了。
广河县的玉米地美丽无比,广河县的田野充满希望。农业部专家多次测定,广河县全膜玉米平均亩产在830公斤以上,2012年全县增产玉米12.8万吨,总增效益2.48亿元,人均增收达1200元。
2013年,广河县更加注重资金投入,县上整合资金1200万元,争取省州资金1000万元,购置地膜1730吨,免费提供给群众;投放农机具3265台,提高整地播种质量和速度;抽调技术人员组成60多个服务小组,深入覆膜一线严把整地、施肥、起垄、覆膜、选种“五个关口”。今年的种植面积、玉米长势好于往年。广河县干部群众都说:“今年庄稼的长势好得很,产量一定能实现新突破。”
二
“种足、养多、增收、普惠”是广河县提出的总体工作思路。随着玉米产业崛起,有了丰富的粮食和秸秆,为发展草食畜牧业提供了大量的饲料资源,养殖业不断壮大的同时,县上不失时机地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提供一系列服务,引领发展,使广河县养殖业依托自身优势,蓬勃崛起。
“19万农民种玉米,19万农民搞养殖,19万农民会经商,全县干部会种植、会养殖、会经商。”人们这么评价广河人。广河县总人口22.7万,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回族、东乡族人口占98%,悠久的文化传统,勤劳的广河农民不会浪费每一分土地,认认真真的种好庄稼,只要有饲料,他们就会从事养殖业;再加上农民经商的传统,广河县便利的交通,广河的养殖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7月25日凌晨4点多,记者来到广河县县城畜牧交易市场,这里已经人声鼎沸。记者看到上百辆载着牛羊的农用车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开始大宗牛羊交易,交易量近百头。到9点多第一波交易完成,据初步统计,羊交易量达1200只。养殖户马安有告诉记者:“今天我带来了20只肥羊,都卖了好价钱,平均每只羊育肥40天,净赚100元。”
这只是第一波交易。此次交易的都是已经育肥了的牛羊,基本上来自本县各乡镇,这批牛羊都经过及时屠宰、封装后,将发往北京、上海、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区。
10点多,第二波交易开始。这次交易的完全是架子牛和架子羊。这批牛羊来自青海、西藏、四川等省及定西、甘南、白银等周边地区。来自定西地区安定区内管镇的贩羊户王振君告诉记者:“我每次从定西贩来近百只羊,每月来这个市场六、七次。在定西像我这样的贩运户有十多家。”大约12点,架子牛羊交易基本结束,交易羊近1000只,牛交易量近百头。
像这样的集市在广河县还有5处。据广河县畜牧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广河县规模养殖户发展到7807户,联户养殖小区发展到191个。全县牛羊存栏总量达113万个羊单位,牛出栏4.1万头,羊出栏67万只。全县畜牧业增加值年底可达2.6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可达到1400元。”
广河县畜牧业发展之船依赖了自身的优势,更是借助了政策扶持的强劲东风。县上连续三年制定出台了《广河县草食畜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扶持政策,每年整合财政、发改、扶贫等各类资金1200万元,来扶持养殖业;县上筹集资金4100万元成立了“广河县信用担保公司”,每年协调金融部门发放畜牧养殖贷款8000多万元。201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双联惠农贷款全部放在支持草食畜牧业发展上,发放养殖贷款2亿多元,这些贷款有效增强了群众发展畜牧养殖的后劲。
三
需要金山银山,更需要绿水青山。广河县在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党的十八提出了“五为一体”的发展布局和州上提出了“生态立州”战略,为广河县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
广河县每年使用地膜2000吨以上,曾经,大量的废膜被农民随意堆弃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山梁沟壑,严重影响着农村卫生,破坏了生态环境。“废膜曾经伤透了我们农民的心,成了我们心头上的一块病。”2011年,广河县农民马成良曾给州县领导反映,这位农民的反映立即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广河县一位负责人说:“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并专门筹措资金,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工作机制,采取“政府号召、行政推动、财政补贴、群众受益”的方法,打响了“回收旧地膜,保护好我们生态家园”的人民战争。广河县县上设立了废旧地膜回收总站,各乡镇都设分站,各村设回收点,以每公斤1.2元的高价回收。县废旧地膜回收总站站长马辉忠告诉记者:“2013年,政府补贴130多万元资金,我们回收废地膜1000多吨,回收率达到53%……”
通过利益诱导和宣传教育,广河县彻底遏制了废膜白色污染。如今,你在广河县的田野村落,确实找不到一片废弃的地膜。村民们说,谁家的房前屋后,田野路旁,若乱丢弃废旧地膜,那是在丢人现眼。
治理白色污染是成功的,广河县推而广之,对全县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取得显著的效果。道路两旁、河道两岸,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并建立了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他们想要天长蓝、水长清、山长绿。
广河县处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洮河、广通河流经广河后,就注入黄河刘家峡水库,是大西北一块主要的生态屏障。
人人都说广河好,青山绿水变成宝。广河县正按照州委提出的“生态立州、农牧稳州”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着富裕广河、生态广河、幸福广河。